地方债发行提速,财政部昨日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830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564亿元,专项债券5266亿元;按用途划分,新增债券5127亿元,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下同)3703亿元。前8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0508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9610亿元,专项债券10898亿元;按用途划分,新增债券13069亿元,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17439亿元。前8个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6.1年,其中,一般债券6.1年、专项债券6.0年;平均发行利率3.89%,其中,一般债券3.90%、专项债券3.89%。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2018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09974.3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23789.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86185.08亿元。截至8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76684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09320亿元,专项债务67364亿元;政府债券174118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2566亿元。截至8月末,地方政府债券剩余平均年限4.6年,其中,一般债券4.5年、专项债券4.6年;平均利率3.48%,其中,一般债券3.48%、专项债券3.47%。
日前,全国国库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自本世纪初开始实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对新时代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并就下一步财政国库工作进行了部署。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取得历史性成效,成为财税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发挥的作用应予充分肯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主体的现代国库框架基本建立,成为我国财政收支运行的核心基础;国债地方债发行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规范透明的政府举债筹资机制日益健全;预算执行和库款管理机制更加科学规范,有效保障了积极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决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现代财政财务报告体系日趋完善;国库管理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夯实,财政资金运行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会议提出,紧紧围绕新时代对国库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查找不足和短板,科学谋划现代国库管理发展的目标。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综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有利条件,新时代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建设的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高素质人才和先进信息技术为保障,努力夯实财政国库管理基础,着力健全运行规范、安全高效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体系;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国库信息系统管理体系;注重效益、风险可控的国库资金管理体系;遵循市场法则、机制健全完善的政府债券发行管理体系;完整可靠、服务决策的财政数据分析体系;规范严谨、公开透明的财政财务报告体系;全面建设和不断完善基础牢固、功能健全、体系完备、技术先进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会议强调,新时代国库管理制度发展目股票讲师薇,b13550368标对财政国库各项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此,财政国库在保障预算执行方面必须体现新的更高要求,财政国库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面必须体现新的更高要求,财政国库在服务财政重点工作方面必须体现新的更高要求,财政国库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方面必须体现新的更高要求。会议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国库工作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提升资金支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上狠下功夫;二是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缴制度改革,全力配合做好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工作;三是加快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清晰完整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四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财政收支运行平稳;五是进一步完善国债地方债管理,坚定不移推进政府债券市场化改革;六是健全库款和财政专户资金科学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综合效益;七是加快推进国库信息化,以信息化推动国库管理的现代化;八是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国库干部队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已进入冲刺阶段,多地开始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上证报记者梳理发现,狠抓项目投资和扩大消费成为地方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全力以赴稳投资
日前海南、青海、甘肃等地相继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各地均强调,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从透露的信息来看,稳投资依然是工作重点。海南提到,要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的推进力度,促进医疗、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农贸市场改造等领域项目加快推进。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积极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城乡环境整治等领域谋划出一批项目,推动项目实施和加快财政支出。湖北表示,要全力以赴稳投资,坚持国资、民资、外资、融资“四资齐抓”,引导支持各类资本更多投向重大产业、重大科创载体、重大基础设施,广开投资来源,优化资金结构。福建在月初召开的9月份重大投资项目协调会上提出,全力抓好第四季度施工黄金期,加大项目攻坚力度,保持项目滚动接续的良好态势,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步入9月份以来,山东、陕西、四川等多地集中开工一大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达数千亿元。记者也了解到,现在地方已经开始启动2019年重大项目申报工作,不少地区明确了明年重大项目投资重点。以海南为例,该省确定将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围绕种业、医疗、教育、体育、电信、互联网、文化、维修、金融、航运等重点领域,以及基础设施、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和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高质量、高标准谋划出一批契合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点项目。
挖掘热点消费增长潜力
除了扩大投资外,促进消费也是地方下一步政策着力点。海南表示,抓紧做好第四季度扩大消费工作,在商务、旅游、文体等领域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浙江要求,全面实施“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促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多地还制定出台了扩大消费的实施方案,重点瞄准文化、旅游、养老、信息等热点消费。比如,河北省商务厅日前发布的《促消费惠民生保增长实施方案》提出,扩大旅游休闲、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新兴消费。按照方案,该省要力争2018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5万亿元,增长10%左右。四川省也印发《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预计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带动相关产业产出达到1.1万亿元。此外,多地还提到,促进汽车消费,鼓励企业扩大日用消费品及汽车产品进口。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仍处于汽车消费的发展期。虽然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亿辆,但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人均保有量仍然偏低,市场还有增长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