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联谊共教研,同心聚力促发展
——滁州市陈乃云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与乌鲁木齐市沙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线上交流研讨活动
滁州市天长湖滨九年制学校 朱光华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意,绿色的律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盈盈的笑意在朦胧的诗韵中飘逸。为进一步加强滁州、乌鲁木齐市两地语文名师工作室间的交流与合作,探究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推进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实践,携手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2022年3月20日,滁州市陈乃云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与乌鲁木齐市沙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大单元教学”同课异构专题研讨交流活动。
活动主题为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同课异构。活动内容设为观摩课、说课、大单元教学交流研讨、讲座、课例展示等几个环节。
活动伊始,由乌鲁木齐市沙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王荣荔老师带来八下第一单元的《灯笼》的观摩课。王荣荔老师由春节期间人民公园的灯笼导入课文,然后从点亮“灯笼”之缘、点亮“灯笼”之情、点亮“灯笼”之语、点亮我心之“灯笼”四个环节梳理课文内容,理解文本的情感。王老师的语言具有深厚的感染力,娓娓道来,思路清晰,环节设计巧妙,阅读策略得到落实。
同样的课题,不同的表现方式,一样的目的,别样的教学场面。陈乃云工作室的成员施琼老师的《灯笼》课,则是非常注重朗读,一读,理“灯笼”之缘;二读,悟“灯笼”之情;三读,习“灯笼”之法。最后总结课文,承灯笼之意。以读促学,以读促悟,悟中启智,提高语文素养。
接着乌鲁木齐市沙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杨慧就八下第一单元进行说课。杨慧老师以吴伯萧的《灯笼》为主讲,带着学生梳理与灯笼相关的人、事、物的记忆脉络,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变化。学习文章“形散神聚”“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为了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概括能力,杨老师设计挑战仿写,让学生试用短语或对联形式简要概括与灯笼有关的事件。最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也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陈乃云工作室的成员朱倩倩老师对八下第一单元的整体设计为“寻找家乡的名片”。先梳理课本,从人、物、民俗、风情四个角度完成“他乡名片卡”;再从字词句段篇角度分类概括四篇课文的写作技巧;最后写一篇以“家乡的名片”为话题的散文或诗歌来绘制家乡的名片,并且举办班级“家乡名片展”主题游园会。整体单元设计由读到写再到展示,一环扣一环,让学生逐步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大单元教学交流研讨环节,分别由乌鲁木齐市沙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杨慧、吴娴和滁州市陈乃云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朱光华、曹新悦等发言交流。她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单元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大概念”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教学点、支架以及过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等都进行了一一探讨。
上午的最后,陈乃云老师对《灯笼》及八下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进行了总体点评,同时对大单元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具体实施的细节提出了详尽的意见。
下午,乌鲁木齐市沙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玲老师带来了《驿路梨花》展示课,乌鲁木齐市沙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马萍老师作了讲座《教学设计的撰写与优化》。
马萍老师以《驿路梨花》为例,阐述教学设计如何撰写,如何进一步优化。马萍老师提出教师学会深度分析教材,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实质内涵及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学习目标既要紧扣课程标准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设计离不开问题的设计,问题框架的搭建和学习目标、认知规律紧密联系。讲座通俗易懂,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技法。
最后陈乃云老师作了《民俗类散文阅读技法指导》讲座,陈老师指出对于民俗风情类的文章,主要涉及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个层级的能力考核,在阅读上需要“宏观把握,微观推敲”。讲座主旨清晰,针对性强,给民俗类散文阅读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同研互学促成长,携手并进绽风采。此次线上合作交流研讨,两地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均表示收获满满。两地工作室约定将继续加强合作,将大单元教学研究朝向纵深化方向持续推进,如有机会进行再线下面对面地交流研讨,同心聚力,共同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单元教学研究之路漫漫,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粗到细,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当是我们所求。追寻的路上,我们共同进步,互长互赢!
编辑:名家会客厅-高华芬;文字终审:张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