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对涉及摩恩电气、融捷股份、永艺股份等公司的6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相比,私募基金有杠杆率高、产品结构复杂、透明度偏低等特点,如不强化监管,就不能有效防范这类主体可能诱发的市场风险。私募基金投资行为必须依法合规,绝不能“任性而为”。
股权投资问题更严重
“我国私募基金市场投资行为的不规范情况较严重。”上海兵圣资管总经理李静远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私募基金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特别是2014年至2016年出现爆发式增长,从业人员大多从其它行业转入,监管也刚刚开始,行业沉淀不足,问题频发可以想象。”
“私募基金的不规范行为很多,主要集中在非法集资、挪用基金财产、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利用非公开信息获利、公开宣传推介、未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承诺保本保收益、基金财产与管理人固有财产或他人财产混同、费用列支不符合合同约定、基金未托管且未约定纠纷解决机制、未按合同约定进行信息披露、未按规定备案基金等。”李静远进一步指出。
上证指数讲师薇2564463526(股 票 解 析 教 学)了解到而从行业内部看,李静远指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问题相对更大,“因为证券私募的资金受到严格监管,而股权投资的资金监管力度较弱”。
“在经济扩张时期,很多投资行为在合规条件下也能盈利。但在经济下行时期,盈利难度上升,很多不规范的问题便会暴露出来。”华泰资管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吴明义对《上海金融报》记者指出,“私募基金的投资行为公开度不高,同时很多行为没有受到规范。在证券投资方面,‘老鼠仓’等操纵市场行为,加大了市场波动,对市场秩序造成较大影响。”
“证券投资毕竟还是在二级市场进行,其交易行为需通过股票交易来达成。大数据时代下,很多账户间的彼此关系不难掌握。但股权投资方面,不仅是国内,全球都存在很多‘猫腻’。”吴明义进一步表示,“股权投资本身是投资非标准资产,生命周期不稳定,规范相对困难。”
上海明汯投资管理总经理、投研总监裘慧明也对《上海金融报》记者指出,虽然私募证券投资存在操纵个股等问题,但私募股权投资的混乱程度明显更高。同时,从数量上看,做股权投资的私募也更多,但对于选择投资标的的行为很难监管。
规范私募投资需多方发力
“目前的披露制度、托管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如何让私募产品在一个比较标准化的报备和管理过程中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尤其是信息披露方面,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谈及该如何增强私募基金投资行为的合规性时,吴明义指出,私募产品的灵活性必不可少,如何在灵活与规范间取得平衡,需要进一步思考。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对不规范投资行为的容忍度较高。例如,若投资人在美国发生不当投资行为,也许永远无法再次涉足相关市场,这令投资者在进行操作时会更谨慎小心,注意合规。但在国内,不合规行为发生后,投资人或只需换个招牌便可继续进行投资行为,违规成本太低。”吴明义进一步指出,“针对不合规投资行为的监管可以再严厉一些,社会对错误投资行为的容忍度也需进一步降低。”
“私募基金数量很多,一一管理并不现实,因此加强对不合规投资行为的处罚力度,是一项可以实施的措施。”裘慧明也表示。
李静远指出,要规范私募基金投资行为,首先要完善行业的监管规范和政策的制定,其次需加强对行业的培训和教育。更多资讯,请关注国信股权基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