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今天中国社会有两个最主要的矛盾:一个是高房价,另外一个是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已经决定在下半年实行相对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是为了防止因政策宽松导致房地产价格进一步攀升,国家又出台了各种行政调控房价。但是,如果我们真的通过各种行政的调控把房价按住了,会不会出现另外一个恶果呢?
这个恶果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控制房价非常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人可能会不理解:今天中国的消费品,包括制造业全面过剩,怎么会产生通货膨胀呢?其实在分析过去的十年的中国经济时,我们发现:中国的货币发行量不论是增速还是增量,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大的。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充当了货币蓄水池的作用,大量超发的货币进入到房地产行业,这导致房价非理性的上涨。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又会发现在过去十年里,中国老百姓的衣食这方面的生活品及消费资料的价格却在整体上保持了比较温和的上涨,没有出现恶性通胀。
那么,我们的政府在下半年一方面要刺激经济增长采取比较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时为了控制房价还要防止这些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那么这些多余的资金要去哪里呢?
从逻辑上来看,在中国除了房地产市场,恐怕只有生活消费品领域能容纳这么多的货币,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通货膨胀能够对冲中国这么多货币原来对房地产的影响。
但是也有人会提出疑问: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实体经济全面过剩,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物价上涨?有这个疑问并不奇怪,因为这在过去这么长时间,之所以社会方方面面的资金包括银行的信贷资金、个人和企业投资的资金不愿意进入到实体经济,就是因为产品过剩,回报率低。
但是,如果提高制造业和消费品领域里面的商品的价格,是不是就能改善行业的利润呢?这样是不是就能够吸纳社会上多余的资金呢?其实在中国,实现这一步并没有很难。比如在政府高度垄断的行业:煤、电、油、气、水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如果先后提高的话,它一定就会传导到下游的消费品价格中,通过提高这些产品的价格,这些行业的企业利润就会立即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使社会的资金吸纳进这些行业,会带来这些行业的繁荣。还有,政府也可能采取通过提高公务员、包括退休公务员、退休军人等人的工资福利来刺激消费的增长。所以,如果政府真的计划让多余资金进入消费领域的话,还是有一些可行的手段的,而且现在来看它的可能性也较大。
另一个刺激物价上涨的原因就是贸易战。
众所周知,今天中美、中欧之间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关税成了各国贸易战的主要方式。然而,互相增加关税会带来输入性的通货膨胀。市场与我们生活投资也是相互牵制的,是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钻研技巧方法的,就比如股市,股市是个专业的市场每当夏天都是有一波夏耘行情,很多大牛股板块横空出世并且潜力黑马股搅乱市场。其实做股票是非常简单的,在底部重仓埋伏回踩到位主力拉升的潜力股,凑着一波大牛市就拉起来了,也许几个月的收益会是你之前很多时间的财富积累。其实也不用担心错过重要行情,本人薇2564463526会一直在帮助大家看盘提示大盘和个股机会,以及优质利好股票的分享。
什么叫输入性通货膨胀?比如我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加收25%的关税,关税的大幅增加无疑会导致大豆的价格升高,这就直接导致动物饲料的价格升高,油品的价格也要升高。那么油品和饲料价格的升高会导致下游的肉蛋奶价格的提高,同时餐饮的价格也可能会相应提高。增加关税,以汽车、芯片为代表的这些制成品价格的提高也会直接带来国内物价的上涨。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在过去两个月内,我国为了增加中国商品在贸易争端中的出口竞争力,我们并没有采取强势保汇率的政策,而已默认了人民币贬值。的确,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会因为货币贬值而提高,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负面的效应就是几千亿进口商品的成本也因此提高。那么这些几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和过去相比就会对国内的物价带来输入性的通胀。
其实我们看看今天像伊朗、委内瑞拉以及像过去的俄罗斯、巴西及印度等国,因为本币对美元的贬值,其试图增加出口的竞争力但无一例外带来了国内的通货膨胀,这就是中国经济两难的局面。
所以房价调控之所以难,就是因为调控可能有效,但是不排除出现其他负面效应。最坏的结果就是:控制住了房价,房地产行业可能出现萎缩,但是资金又没能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导致中国的经济进一步下滑,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秩序的凋敝。以上预想出的最坏结果,希望我们的政府能够聪明的决策以规避,以防“噩梦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