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收藏
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韦斯琴:百花齐放,善于变通

韦斯琴:百花齐放,善于变通

韦斯琴女士,1995年6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专业。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女书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芜湖书画院专职书画家。

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 楷书组  初评、复评、终评评委

今年的十二届国展,与往届有所不同的是,不再评选获奖作品。因为不评奖,客观上会造成精品力作数量的减少,一部分老作者会打消参展的念头。

不过从评审结果来看,就楷书而言,二百多件入展作品的创作水平相当高。既有精美的小楷,典雅的中楷,也有气势恢弘的大楷。尤其创作形式与取法都非常丰富。在继承传统方面,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楷书所有经典范本,一改从前一味小清新,或者一味尚碑的风貌。这种百花齐放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源于当下书籍出版的发达,各种碑帖的精美呈现。另一方面,各地书法专业院校以及各种培训机构的技法训练,也是功不可没。再加上评委的年轻化,包容度和审美宽度也在增强。

十二届国展与往届的第二个不同点是,今年每位作者可以同时投稿多种书体,为兼擅诸体的书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也为年轻书法人提供了新的书艺拓展模式。作为一个优秀的书家,必须善于变通,从各种书体汲取营养,才能在书艺之道上走得更远更深。

今年的国展,评委是分书体进行评审的,我是楷书组的评委,从初评到终评全程都参与了。楷书来稿共11229件,每件作品都从我的指间翻过去。

初评第一天,要从一万多件来稿中,评出约一千两百件作品。评委分三个组,每组三位评委,只要有一位评委认为可以保留,便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评审。这期间还包括交叉复查,所有被另一组淘汰的作品,我们都要再仔细查看一遍,并确保每件作品都翻看到,再将好的作品留下来。

强调作品的时代性、正能量,还是有必要的。

每次大型的评审活动,都要请一批年轻的志愿者来帮忙翻查、搬运、统计。初评时作品量很大,许多原本不懂书法的年轻人,翻查一天下来,都能够领会哪些是评委们准备淘汰的作品。

我大体将其分为四大类:

一、花哨型,作品的选纸、黏贴、加边,红、绿、橙、黄间搭,艳俗不堪。

二、少字江湖型,写"龙、虎、中国梦…"自觉龙飞凤舞,实则俗不可耐。

三、多字苦修型,用小字抄录《党章》、《唐诗三百首》,通篇无灵性,密不透风也。

四、黑云压城型,一类是写大字,墨色无变化,死黑一片,观之令人压抑。另一类是以碑拓为范本,在黑纸上写白字、金字、朱字,更有完全以墓志形式出现,看上去阴森可怖。

试想一下,今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大庆,国展作品,能挂一墙墓志吗?可见,强调作品的时代性、正能量,还是有必要的。

英雄所见略同。

客观地说,初评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淘汰大量从未经过专业训练且审美有问题的作品,保留约1200件作品进入下一阶段的评审。

初评的第二阶段,将从1200件作品中选出约750件作品。这一阶段的评审,志愿者将作品逐件展开,从每位评委眼前走过。小字作品,评委可以拿在手里细看一下。这一轮评审用时一天半。

许多小字作品,因为写得太弱或者太呆板,被淘汰,大字作品略占优势。志愿者们同时打开的大约有六七件作品,每件作品有两位女生牵住,依序立在左前方。进入这个阶段的作品,已基本能显现出书写者的性情,所以一眼看过去,作品透出的气息,在评委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基本分。

得票能够过半数的作品,在结构、笔法上都没有什么大问题。偶尔有得满票的作品,气息一定是清朗的,聚散关系也处理得很恰当,刚而不硬,静而不软,整体格调也都不离"清雅"与"清爽"。也有得零票者,要么太弱,要么太僵,要么太张扬,再或者是选纸色调太重。评委们普遍对写在白色宣纸上的作品有一份好感。

等终评评委抵达之后,所有评委参与复评,从750件作品中选出440件作品。这一次,所有作品都已悬挂起来,14位评委一次性打出了460件半数以上的作品。鼓掌通过后,我的心里猛然冒出一句话:英雄所见略同也。

在进入终评之前,所有评委将对进入复评却没能过半票的作品重新集体审看一遍,防止有些基本功扎实而个性鲜明的作品,因为得票未过半被淘汰。但每位评委只允许取回两件作品,且不得提评委所在省份的作者,也不得提自己的学生、亲友以及有经济利益的关系人。

十四位评委转了几圈,有七八件作品被取回,我取回了一件辽宁张昊的小楷。看作品背面的书者信息,是一位1992年出生的年轻书者,笔性很好,小楷写得很鲜活,因为写在深色仿古纸上,神采不容易被评委发现。结果,这位年轻书者成了楷书组,唯一一位被复投过半数而进入终评的参赛者,并最终入展。

终评将在461件作品中选出270件左右的作品进入审读。中书协领导看了楷书组的参赛作品,一致认为此届楷书作品,无论是传统功夫、表现形式、书写状态都非常出彩,建议入展数量可适当增加一些。听到这样的评价,楷书组的评委都很兴奋。

九位终审评委一次性投出了299件过半数的作品,经过审读和现场考核,最终入展了246件楷书作品。相当于一次楷书专题展的入展数量。

四年一届的国展,今年虽未设奖,但参与度与关注度都极高。每次举办这样大型的书法篆刻展,从策展、征稿、收件、评审,到展出,工作量都非常大,中书协和承办单位都要全力以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减少失误,确保公平、公正。

正是这些大展的举办,推动了中国书法的蓬勃发展,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书法人才,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起到了推波与引领的双重作用。

书为心声,以楷书创作而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民族自信力的提升,楷书创作的外延也在拓展,小字的书写性、才情化逐渐加大,大字的内涵与深度也逐年丰富。

每次评审结束,评委们自己也会反思楷书的创作走向。记得评审中间休息时,我和张志庆聊天,共同感慨:写楷书,结构与笔法这两关必须死磕硬攻,花大力气坚守。而关于大楷,洪厚甜的观点是必须融入篆隶的笔意,否则会空,线条无内涵。我补充说,其实还要有一点行草的率意与节奏。

楷书,静而净为本,雅而逸为境,率而真为趣。想写好楷书,得耐得住十年二十年的寂寞,然后才可随性而书,随意而舞。要能在行、草、篆、隶中汲取养分,让楷书灵动,让楷书深厚。再之后还需要于绘画、音乐、舞蹈中,觅鲜活的节奏感,更于文学、哲学中寻文脉与达观。

艺无止境也!渐修渐纯粹,渐修渐苍润。

                                                                                                                                                                                 2019年9月5日记于江城芜湖

责任编辑:张行方


该文章系用户自行发布,若有版权纠纷请联系上善公司下架与删除。
  • 全部评论

正在加载…

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全面报道文化教育法制资讯,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

福建上善控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3000191号-2 © feiy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1-8566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