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收藏
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 正文

3日两度反转,美年健康开盘大跌9.6%!多空博弈激烈,伪白马

2018年8月1日,美年健康(002044)开盘大跌9.6%,逼近跌停。不过股价很快又有所有反弹,市场对这“假医生”事件杀伤力大小的判断颇为纠结。

7月29日美年健康遭前员工自媒体爆料,7月30日美年健康开盘跌停,报19.53元。30日晚间,每年健康紧急“澄清”,7月31日美年健康开盘大跌逾6%,而后股价快速翻红,截至收盘美年健康微涨0.31%,全日振幅超过10%,成交量较前一日放大3倍。

由此足见市场对于假医生事件的认知出现分歧,且博弈激烈。沸沸扬扬的疫苗事件尚未平息,假医生又来了,市场的神经敏感而脆弱,无论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谁都不想看到第二个长生生物的到来。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共有80家基金持有美年健康的股票,合计持股数额为1.89亿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4.39%。其中,共有6家基金持股数超过1000万股,均为汇添富旗下基金。

真相扑所迷离

7月29日晚间,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的一名前员工在自媒体上发布名为《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的爆料文章,列数其4大罪状:

1、误检漏检频出,癌症晚期未能检测出来;2、冒用已故医生姓名违规签发报告;3、多地违规经营,医生无证上岗;4、逼员工刷信用卡买体检卡;

好家伙,一家以健康体检业务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不仅医生无证上岗违规经营,还竟然能出格到冒用已故医生姓名违规签发报告,若此事属实,这杀伤力可一点不比假疫苗来得低。

就在30日晚间,深交所发布质询函,要求美年健康自查,并说明公司是否存在无证上岗、持错证上岗或持过期证照上岗的情形,是否存在未取得执业许可即开展相关医疗服务的情况。

面对这致命的指控,美年健康紧急辟谣称公司遭遇有组织的黑公关,并火速回复证监会询问称“自媒体文章为了达到抹黑目的,将其因果关系明显的所谓“漏诊”案例强加于公司,更是用“人死了”这样的夸大标题误导公众,扭曲事实”。美年健康说,文章里提到的已故医生仍然健在。

31日,更为戏剧的一幕出现了,此前爆料的美年健康的前员工透露“自己没有能力对抗美年,压力很大”,将很快会同美年方面签署和解协议。

虽然美年健康大喊冤枉,爆料员工的态度也出现了反转,但很快广州天河区卫生局的调查便啪啪打脸。

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局表示,在对举报涉及的三位医生陈某、卢某、鲁某进行询问和现场调取体检报告后,医生陈某表示部分患者报告非其本人审核,美年富海门诊部涉嫌违规出具报告。简而言之,美年健康涉嫌违规出具报告。

其实,早在之前就不断有新闻爆出,其在国内多地的体检机构存在违规经营的事实,并遭到多地卫生部门的行政处罚。

其中最近的一则新闻是在今年6月,湖南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栏目报道,在美年大健康定王台分院,做核磁共振的科室当中,7名工作人员中有5人无执业资质。后经当地卫生部门调查后认定,“存在无执业资格的人员单独上岗操作。”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17年,美年大健康体检门店违规数量也高达14起,2016年违规数量29起,2015年违规数量6起,2014年违规数量26起。

美年健康的危机

由于存在“前科”,美年健康澄清公告的公信度被削弱不少,而后倘若有更多的实锤砸出,多米诺骨效应引发的后果可想而知,毕竟美年健康主要就靠体检业务吃饭。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4年的美年健康目前主要的营业收入来自于体检业务。从2017年营收结构来看,总营收为62.33亿元,其中体检服务收入到达61.42亿元,占比高达98.5%。

和长生生物一样,在被爆料之前,美年健康可以说是今年为数不多的白马股。在国内民营体检行业仅有美年健康、爱康国宾两家上市公司,而随着在美股的爱康国宾宣布私有化,美年健康在股票证券市场上一家独大。市场与我们生活投资也是相互牵制的,是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研究技术法子的,就比如股市,股市是个专业的市场每当夏天都是有一波夏耘行情,很多大牛股板块横空出世并且潜力黑马股搅乱市场。其实做股票是非常简单的,在底部重仓埋伏回踩到位主力拉升的潜力股,凑着一波大牛市就拉起来了,对进出场点位把握不准的,对超短线操作偏爱的朋友可以找我,如果你对现在的老师或者自己没有把握,文轩会是你很好的选择)有操作不如意的可以通过微言搜2564463526即可找到我。

2018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美年大健康实现营业总收入34.90亿元,同比增长57.66%;实现净利润1.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8.00%,增长近10倍。2015年~2017年,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1.01亿元、43.14亿元、62.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4.52亿元、6.14亿元。

美年健康股价自从2017年1月以来也是一路上涨,由最低9.58元/股一路上涨至最高25.3元/股,股价几乎翻了快2倍。但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同时,美年健康的市盈率(TTM)也在今年4月一举突破了110倍。尽管业绩增长不俗,但要HOLD住这么高的估值也是费劲。

美年健康业绩和股价翻涨的背后,离不开疯狂的扩张和并购。2015年借壳上市之后,美年健康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完成了包括美兆体检、美因基因、慈铭体检在内的多笔收购。在2017年收购慈铭体检后,美年健康确立了体检连锁机构“一哥”之位。

要知道,2015年上市之前,美年健康的净利润在千万级别,销售毛利率不超过20%,上市之后,美年健康营收一下子飞跃至数亿级别,销售毛利率也猛增至45%以上。

并购帮助美年健康扩大了业务和资产规模,但同时也为美年健康埋下了不少隐患。

其商誉水涨船高。 截至2017年年底,美年健康商誉40.4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2.42%,而这一数据在2016年年报中披露时仅为7.1亿元。

公司经营管理能力、人员素质,跟不上扩张速度。 截至2017年底,公司已在32个省市自治区布局400余家体检中心,根据美年健康的规划,到2018年及2020年分别实现600家及1000家体检门店。令人遗憾的是,门店急速扩张,管理能力、人员素质结构升级缺远远的落后。

据choice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年健康员工学历构成上,不要说博士生、硕士生,就连本科生都罕见,绝大部分员工的学历竟是大专以及中专以下。

专业构成上,技术人员仅占0.8%,甚至低于财务人员1.59%、行政人员2.63%,而销售人员占比将近30%,另外66%为“其他人员”(推测或为医护人员)。看到如此人员构成,观感如何?

受假疫苗事件影响,7月以来,医疗板块风声鹤唳,美年健康会步长生生物后尘吗?我们持续关注。


该文章系用户自行发布,若有版权纠纷请联系上善公司下架与删除。
  • 全部评论

正在加载…

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了

提供独家内参,掌握第一手财经资讯,眼观大盘风云,耳听投顾解盘

福建上善控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3000191号-2 © feiy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1-8566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