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近日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三季报成绩单。
2025年三季报显示,TCL科技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1360.65亿元,同比增长10.50%;归母净利润30.47亿元,同比增长99.75%;扣非归母净利润24.29亿元,同比增长233.3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环比增长33.6%,经营现金流同比提升53.8%。
然而,在整体业绩向好的背后,不同业务板块之间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众所周知,与京东方、深天马等聚焦面板业务的企业不同,TCL科技通过内生发展与外延并购,已构建形成了以半导体显示业务为核心,协同发展半导体材料、新能源光伏及智能终端制造的四大板块布局。
TCL科技过去的发展得益于“多元化”战略的推进,但未来其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也恰恰在于如何应对多元化所带来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显示业务高增长下藏隐忧
TCL科技旗下显示业务板块(TCL华星)表现亮眼,成为集团复苏周期中最强劲的引擎。
2025年前三季度,TCL华星营收突破780亿元,同比增长17.5%;净利润达61亿元,同比增长53.5%,堪称TCL科技当之无愧的“利润当担”。
深入分析发现,显示业务板块凭借在TV面板领域的成本优势和产能弹性,以及在IT、手机及车载显示领域的快速布局,实现了市场份额与利润率的同步提升。据财报数据显示,在车载显示领域,其出货面积同比增长47%,全球市占率达到11%,显示出在高价值细分市场的突破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显示屏行业竞争愈发激烈,TCL华星在积极谋求转型。
10月21日,TCL华星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t8项目正式开工,这也是全球首条可实现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生产线。这是TCL在下一代显示技术竞争中的关键落子,有望在未来高端显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尽管业绩表现强劲,TCL华星的持续增长仍面临多重挑战。
一方面,在行业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TCL华星能否在下一代显示技术竞争中占据主动,尚存不确定性。在OLED领域,三星、LG等国际巨头凭借先发优势和专利壁垒,仍占据主导地位。印刷OLED虽被寄予“弯道超车”的厚望,但其技术成熟度、量产良率和市场接受度仍需时间验证。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面板企业持续扩产,全球面板市场供需关系可能再度失衡。价格战的阴影从未远离,而新兴应用领域如车载显示、AR/VR等虽然增长迅速,但市场培育和产能释放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传统业务的贡献。
显示行业的竞争从来不只是规模之争,更是技术、效率和生态的综合较量。TCL华星能否在未来的行业周期中持续担当“利润当担”,取决于其能否在技术突破和业务多元化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半导体业务稳健,光伏业务承压
以半导体显示为主业的TCL华星持续高增长,可主导半导体材料与光伏业务的TCL中环则仍处于亏损状态,未能有效承担起集团“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使命。
TCL中环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5.72亿元,同比下降4.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7.77亿元,虽较上年同期亏损60.61亿元略有收窄,但仍未扭转整体亏损局面。
在半导体业务方面,营收表现稳健,但营收规模尚难以独立支撑整个TCL科技集团的“第二成长曲线”,与显示业务的体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财报数据显示,半导体材料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2.4亿元,同比增长28.7%,产品覆盖国内外重点客户,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产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不过,半导体材料行业技术迭代快、认证周期长,需要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和耐心的市场耕耘,无法在短期内快速放大规模,成为TCL新的营收支柱。
在光伏业务方面,尽管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60.1亿元,且第三季度环比大幅改善22%,但受行业产能过剩与价格战影响,该板块仍深陷亏损,成为拖累TCL中环整体业绩的主因。
究其原因,光伏行业正处在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的“内卷”阵痛期。根据长江证券统计,2025第三季度光伏组件出口68GW,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9%,但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规模下滑明显,合计29GW,同比环比分别下降51%、81%。
国内需求的断崖式下滑,与此前行业疯狂扩张的产能形成了尖锐矛盾。在这种“雪崩”式的环境下,任何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即便如TCL中环般通过技术降本,也难逃亏损局面。
为应对挑战,TCL光伏业务正积极调整战略,布局BC组件、拓展中东与拉美市场、深化与央国企合作,力图实现突围。然而,TCL光伏业务能否扭亏为盈,高度依赖于行业供需关系的根本性改善,这个过程注定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
总之,TCL科技当前所面临的核心挑战已十分清晰:利润结构过度依赖TCL华星的显示业务,而被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曲线”不仅尚未形成有力支撑,反而因光伏业务的持续亏损成为业绩拖累。
一旦全球显示行业进入下一轮下行周期,TCL科技将缺乏具备足够盈利能力的业务引擎来平滑波动、抵御风险,多元化战略的实际成效仍待时间检验。
下一阶段的关键课题
在全球显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光伏产业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TCL科技的多元化战略正面临真正的考验。如何平衡现有优势业务与新兴成长业务,成为其必须破解的核心课题。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TCL科技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7.6%,较年初增加2.7个百分点。这背后是巨大的资本开支:既有为巩固显示业务优势而收购华星G11少数股权,也有为维持光伏业务竞争力而必须的持续投入。
TCL科技67.6%的资产负债率是一个警示信号,未来的每一笔投资都需要更加精准和高效,确保核心业务不失血,同时新兴业务不断粮,这对TCL科技的资本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对于显示和光伏这两类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业务,可能需要不同的管理和考核模式。成熟的显示业务追求稳健的利润和现金流;而成长中的光伏业务则可能更需要关注市场份额、技术突破和长期战略布局。
另一方面,在集团内部挖掘显示、光伏、半导体材料之间的协同效应,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以智能显示终端代工业务(茂佳科技)为例,其前三季度营收168.6亿元,同比增长10%,TV代工量市场份额保持全球第一,这正是显示产业链延伸与巩固的成功实践。TCL科技需要进一步探索各业务板块之间在技术、市场和供应链上的协同可能,形成真正的“组合拳”效应。
综上所述,TCL多元化战略本身并非问题核心,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业务间的动态平衡和战略协同。它未来能否在巩固显示主导地位的同时,成功培育出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新兴业务,将决定其未来的成长空间和抗风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