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廉政文化研究会赴东南大学举办招投标领域廉政建设研讨会 共筑“不愿腐”思想防线 赋能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杨雅舒 顾正海】2025年11月11日下午,南京市廉政文化研究会与东南大学在九龙湖校区法学院联合举办“招投标领域廉政建设研讨会”。会议由东南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执行院长、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练军主持,双方围绕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与实践展开深入交流,旨在通过文化浸润与制度协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

聚焦文化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会议伊始,刘练军院长对研究会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东南大学在廉政法治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南京市廉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邵建波在致辞中强调,廉政建设的核心在于文化培育。他指出:“各级纪委监委以法治思维正风肃纪,而廉政文化研究会则需聚焦‘文化引领’,解决‘不愿腐’的根本问题。”邵建波进一步阐释,廉政文化的作用在于事前预防与事中监督,通过文化感染重塑价值观,让“当官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
构建多元监督,凝聚社会合力
邵建波会长表示,廉政建设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弥补单一依靠纪检监察力量的不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民间社团组织通过监督关键领域、关键岗位与关键环节,能够有效识别作风问题与廉政风险。他呼吁研究会成员发挥“特邀研究员”的双重身份优势,既贴近群众又具备专业视角,在高校合作、文化传播中实现精准监督。

精准把脉问题,共商治理良策
研讨环节中,与会专家聚焦招投标领域这一廉政风险高发区,针对政策落实、责任履行、内部管理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剖析,并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
东南大学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钱小平提出,应构建“刑法威慑—民事救济—文化预防”的立体防线,通过完善犯罪构成要件、强化行刑衔接,形成预防性监管力量,使制度约束与廉政文化形成合力。
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余涛认为,有必要构建中国自身的反海外腐败法律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警示与感化作用,从源头上消除串通招投标腐败的根基。
东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研室主任叶泉建议,招投标廉政建设可借鉴《企业境外廉洁合规工作指引》,构建以“问题导向、预防为主”为核心的廉洁合规管理体系,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转变。
东南大学民事检察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史超指出,招投标腐败也涉及民商法问题,应深入研究违规合同的效力认定、损失赔偿等法律后果,完善民事追责机制。
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涛菲提出四方面建议: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夯实党组织建设、深化以案促教、厚植社会廉洁文化土壤,为招投标领域风清气正提供持久支撑。

赋能创新发展,服务城市战略
邵建波在总结中强调,廉政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南京的发展需要持续不断的原创动力,领导干部更需以身作则,提升开拓新产业、新格局的能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廉政文化不仅是反腐利器,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深化校会合作,共绘廉政蓝图
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东南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研究院、人权研究院等多领域学者,以及研究会理事与特邀实务专家。双方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挖掘廉政文化内涵,拓展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路径,为南京市乃至全国的廉政建设贡献智慧。
与会人员名单
南京市廉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邵建波,秘书长杨清根,党支部书记顾宝太,监事苏强华,副会长邹俭,副秘书长杨雅舒,理事张志强,特邀法律专家高玉成。
东南大学:刘练军、欧阳本祺、钱小平、余涛、叶泉、宋史超、朱姗姗、王涛菲等教授与研究人员。
此次研讨会通过学界与实务界的深度对话,为廉政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开拓了新路径,彰显了社会协同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编审介绍:
张行方,全媒体记者、中国散文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书画名家专访网总编、中国诗歌圈文学首席顾问、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宣传部长、河北省采风协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安徽省书画考级中心副主任、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安徽工作部总编、安徽古塬书画院副院长、新华学院客座教授、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法律工作者、金融规划师……
长于散文、诗歌、评论、长篇小说及非虚构等文本创作,煮字疗饥,怡情养心,只为心灵自由呼吸,思想能生根发芽。

其作品文采斐然、情感充沛、厚重飘逸、气势恢弘、张弛有度,立意精巧,充满灵魂的叩问和哲学的思辨,立体之美跃然纸上。
小说:《得失》被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学作为作文教例学习。
出版有:《回航》三部曲其一《等你回航》(徐沛东作序,吴雪题写书名,百度百科已经收录)、其二《正在回航》文学作品集;长篇小说《仰面朝天》《合肥行吟》文学作品集。
回航三部曲第三部《已经回航》杀青,长篇小说《抱枕》创作中。
供职单位:全国公安文联《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安徽工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