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快递行业巨头顺丰做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举动——首次回购股份。
据公告显示,顺丰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了公司A股股份118.5万股,回购总金额达到4978.25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回购股数占公司目前总股本0.02%,平均成交价为42.01元/股。
这一消息瞬间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尽管顺丰在公告中强调回购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但市场普遍解读此举背后或有“维稳股价”之意。但顺丰此次回购,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
内忧:成本枷锁重
2025年上半年,顺丰并未交出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答卷。
一来,成本问题犹如一座大山,压得顺丰有些喘不过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顺丰人工成本占收入比上升至 42.98%,运输成本达261.72亿元,两者合计占营业成本63%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顺丰采用直营模式,导致其在人力和运输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居高不下。与加盟制的通达系快递相比,顺丰需要承担更多的员工薪酬、车辆购置与维护等费用,使得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尽管业务量不断增长,营收持续上升,但成本的增速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成本重压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顺丰的盈利能力。
二来,当前快递行业价格战可谓是硝烟弥漫。顺丰长期以来秉持高端化策略,强调服务质量和时效性。然而在价格战的大环境下,这一策略遭遇了严峻挑战。
据物流沙龙数据显示,2024年,通达系快递凭借加盟制网络和自动化分拣等手段,将单票成本控制在1.5元以内,单票价格更是低至2 - 3元。而顺丰由于直营模式成本高,即使推出“特惠专配”等降价产品,单票成本仍高达4.8元左右,单票收入虽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竞争对手,在价格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此外,顺丰同城急送和冷链物流业务,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顺丰同城急送在市场竞争中,虽然市场份额有所突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8.9%,净利润实现120.43% 的翻倍增长至1.4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市场份额突破12%。但竞争依旧激烈,美团配送、蜂鸟即配等竞争对手实力强劲,在配送时效和服务质量上各有优势,不断挤压顺丰同城急送的市场空间。
成本、价格战、新业务三线告急,让顺丰“高端”护城河内外夹击。
外患:竞争格局恶化
当下的快递市场,堪称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顺丰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强劲对手。
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快递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动向分析报告》显示,中通、圆通、韵达、申通等通达系快递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60%,其中中通以19.2%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通达系企业凭借加盟制模式,实现了快速扩张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单票成本较低,在价格竞争中具有较大优势。例如,中通快递2025年上半年的单票收入为1.24元,远低于顺丰的14元,其通过低价策略吸引了大量电商客户。
在电商件市场,价格是消费者和商家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通达系凭借低成本带来的价格优势,在价格战中如鱼得水,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让顺丰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顺丰要想在电商件市场与通达系竞争,就必须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否则很难在价格上与之抗衡。
极兔作为后起之秀,崛起速度之快令人惊叹。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达到11.1%,业务量同比增长20%,超过顺丰成为中国第五大快递公司。
在国内市场,极兔通过低价竞争迅速抢占市场份额,2025年上半年单票收入为2.15元,虽然同比下降11.8%,但仍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分走了顺丰的市场份额。在海外市场,极兔依托东南亚市场的领先地位,2025年国际业务量预计达60亿件,远超菜鸟和邮政等企业,抢占了顺丰的潜在发展空间。
京东物流通过为京东电商平台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实现了业务量的稳定增长。而且京东物流在仓储、配送等方面投入较大,拥有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系统,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准确的物流服务。
京东物流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特定领域与顺丰形成了直接竞争。顺丰虽然在速度和服务上有一定优势,但京东物流凭借电商平台的支持和仓储配送一体化的能力,在电商件和冷链物流等领域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即时零售的快速崛起,更是给传统快递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2025年,即时零售进入爆发期,京东、美团、淘宝等巨头纷纷入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争夺。即时零售强调“30 分钟送达”,主要满足消费者对生鲜、日用品等即时性商品的需求,这与传统快递的次日达或隔日达服务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斑马消费预测,随着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2万亿元,远期3-4万亿元的量级区间。这势必会分流一部分原本属于传统快递的业务,顺丰在这一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面临着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的风险。
通达系、极兔以低价电商件合围,阿里、拼多多封数据入口,即时零售再切分钟级需求,让顺丰腹背受敌。
解困之钥
尽管挑战虽多,但棋活一子即可翻盘,顺丰仍有生路。
首先,在成本控制上下足功夫。提升自动化水平是关键的一步,通过加大在自动化分拣设备、机器人等方面的投入,减少对人力的依赖,降低人力成本。例如,在分拣中心广泛应用自动化分拣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包裹进行分类和处理,提高分拣效率,减少人工分拣过程中的错误和损耗。
其次,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下沉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农村地区对快递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顺丰可以加大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布局和服务投入,推出适合农村市场的快递产品和服务,如针对农产品上行的特色物流解决方案,满足农村消费者和商家的需求,提升在下沉市场的份额。
最后,在数字化时代,科技创新是快递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顺丰应继续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引入无人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配送效率、优化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
此外,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和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国际物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顺丰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拓展国际航线,提升国际快递和货运代理业务的服务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品牌。
总之,顺丰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内忧外患交织,使其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成本重压、价格战冲击、新业务拓展困境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给顺丰的前行之路设置了重重障碍。但危机与机遇并存,顺丰若能成功实施破局策略,优化成本结构、拓展业务领域、加强科技创新,有望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实现破局重生。